最近,“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第二课在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开播,四个直播平台吸引了600多万人观看,有着“世界鹅王”美称的狮头鹅热度嗖嗖上升,成了“网红鹅”。近日,记者走访澄海区省级狮头鹅产业园发现,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养殖狮头鹅“老行当”闯出了现代化发展新路子,已逐渐形成了种鹅繁育、种蛋电孵、鹅苗销售、肉鹅饲养、冰鲜配送、卤制加工、羽绒加工等完整产业链,随着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一个活力迸发的现代化狮头鹅产业王国也将呈现。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走进澄海区隆都镇下北乡云路村下洋片的汕头市潮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便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鹅叫声。走近围栏一瞧,这里的狮头鹅数不胜数,它们不仅“歌声”响亮,而且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有的成群结队享受着初冬温煦的阳光,有的在陆地上悠闲地散步、四周张望,有的在水池玩耍嬉戏。
“作为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这个原种狮头鹅繁殖基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种鹅30000羽,采用了高科技原生态养殖模式,从韩江引流的优质水源可在园区之间构建循环,实现了零污染、无排放。”潮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旭潮和记者说,基地还引入科学化饲养管理流程,采用全自动先进的孵化设备,使鹅舍的温度、湿度、光控、鹅只点数、卷帘、喂养等实现自动化。同时,采用正反季节繁殖两种方式,将传统养殖和科研成果结合起来,利用光控进行流程化的反季节繁殖,实现了“天天都有苗”的目标。
“狮头鹅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鹅种,也是世界最大型鹅种之一。”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所长林祯平介绍道,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是国家级狮头鹅保种场,主要承担国家级狮头鹅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及其他家禽的育种、技术推广等工作,累计向全国各地推广狮头鹅种鹅100万只以上。近年来,该所重点以狮头鹅高产蛋量新品系、快大系和白羽狮头鹅的选育为研究方向,如高产蛋量新品系选育方面,每只狮头鹅产蛋量从原来每年32个提高到36个以上。
时近中午,澄海区日日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门店挂着一整排金黄色的卤鹅,伙计们正在紧张忙碌着,为顾客送上香喷喷的“鹅餐”。该公司创始人余壮忠在传承传统卤鹅技法的同时,大胆创新,摈弃传统老卤“多酸”“粘稠”等弊端,改进日日新调的卤汁,使鹅肉味道鲜美芳香,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鹅源均来自澄海本地自养的狮头鹅,由于它又大又肥,用来卤制非常合适。”余壮忠笑道,卤料包除了上等酱油之外,还有十余种配料专门用来卤制狮头鹅。
在位于莱美路的汕头农业电商产业园,这里有来自37个省定贫困村和各区县的1000多种名、优、新、特农产品。广东心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永铢和记者说,针对狮头鹅这一特色农产品,公司采用了急速锁鲜深加工技术,即通过辐射、微波、高温等方法对狮头鹅产品做杀菌,再通过液氮设备做冷冻,“锁”住原有的香味,然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让新鲜卤鹅远销全国各地。
如今,狮头鹅美食品牌遍布整个珠三角乃至东南亚地区,在全国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狮头鹅卤鹅品牌近300家。营销品牌店方面,有批发零售经销商如日日香、物只卤鹅、澄鹅、心瓷等品牌商,区域内龙头屠宰企业雅信、金涛以订单形式进行联结生产加工,强劲的市场销售经营渠道和消费需求,刺激着产业良性发展。
其实,从育种、养殖,到屠宰、卤制、保鲜,再到品牌建设、营销,澄海狮头鹅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仅2019年,澄海区肉鹅出栏量730.2万只,种鹅存栏40多万只,年可供鹅苗超1000万只,全产业链年产值30多亿元。而总面积170平方公里的澄海狮头鹅产业园,覆盖澄海区隆都镇、莲华镇、盐鸿镇、溪南镇、凤翔街道5个镇(街道)范围,集聚了十余家有实力的狮头鹅经营主体和超千户农户参与狮头鹅产业发展。
“目前核心区集中屠宰建设用地63亩已落实到位,各实施主体正在稳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澄海区区长王楚彬和记者说,产业园以全国狮头鹅品种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试验区、广东省狮头鹅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鹅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农食一体品牌创建区为发展目标,打造狮头鹅加工流通集聚中心、狮头鹅高新科技创新区、狮头鹅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狮头鹅餐饮文化传承一条街等“一心一街二区”功能区,打响“澄海狮头鹅”文化品牌,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到2021年建成后,全区狮头鹅相关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实现新增利润2亿元以上,带动全区狮头鹅年出栏量达900万只以上,农民收入将达到2.4万元,高于当地中等水准20%以上。
联农带农方面,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广东远东国兰股份有限公司以入股、共建形式吸收园区贫困农户等参与。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中安排500万元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股资金的形式入股参建,每年保底分红;其它实施主体以雇用劳工、技术指导、签订合作协议、保底订单等多形式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同时,通过搭建“双创”孵化平台,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鼓励大学生、贫困劳动者、等返乡创业就业,带动园区周边企业和农户产品质量及效益的提高。
返回列表